九龙玄宫塔道的老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晚安小说网www.allsheng.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董卓回到雒阳后,次日清晨便迫不及待地召集众大臣,唾沫横飞地宣扬自己在虎牢关如何力挽狂澜,抵挡住了那些关外的乱臣贼子。

一些大臣听闻后,皆以为董卓大获全胜,心中不禁哀叹连连,暗自高呼“天要亡我大汉啊!”

董卓看着众人,得意洋洋地说道:“诸位,如今关外贼人虽已被阻挡在关外,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咱家想到了一个妙计,今日特来告知各位。”

一些大臣不知道董卓又要耍什么花招,在下面交头接耳。董卓却不以为意,转身对李儒说:“文优,给大臣们详细说一说!”

“遵命!”

李儒但也不着急,静静的看着大臣们安静了下来,清了清嗓子道:“近日街市传出一首童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慷慨陈词:“诚然,汉东都洛阳,历经二百馀年,气数已尽。吾观天象,旺气实聚于长安,吾欲奉旨西幸。汝等应速速整备行装。”

司徒杨彪挺身而出,义正言辞道:“关中之地,人口稀少,满目疮痍。今若无故舍弃宗庙,远离皇陵,必惊百姓,致天下动荡。治乱之势,动之易,安之难。望丞相三思。”

董卓闻言,怒发冲冠,瞋目切齿道:“汝莫非想阻挠国家大计?”

太尉黄琬亦毅然站出,力挺杨彪道:“杨司徒所言甚是。昔日王莽篡位,更始赤眉之乱,长安惨遭焚毁,化为一片废墟;加之百姓流离失所,所剩无几。今弃宫殿而居荒地,实非明智之举。”

董卓辩驳道:“关东贼寇四起,天下大乱。长安有崤函之险固;且临近陇右,木石砖瓦,指日可备,宫室营造,不出月余。汝等休要再胡言乱语。”

司徒荀爽挺身进谏道:“丞相若迁都,百姓必不得安宁。”

董卓见众臣阻拦,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吾为天下谋,岂会顾惜小民!”

遂将杨彪、黄琬、荀爽贬为庶民。其余大臣虽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董卓拂袖而去。

董卓刚步出宫殿,登上马车,远远望见二人向车揖拜。定睛观瞧,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

董卓不耐烦地问道:“汝等有何事?”

周毖拱手道:“下官听闻丞相欲迁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百年争战

百年争战

路人四九
讲述自鸦片战争至抗美援朝的一些事情。
修仙 连载 80万字
太平天国的末路

太平天国的末路

赵南风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沉重的打击的清王朝政府,可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却造成了无法估计损失,直接死亡几千万人,给本就生活沉重的人民群众,更是雪上加霜! 本文只是讲解一下,太平天国起义原因,发展过程,及最后的覆灭!再加上本人对太平天国的一些独到见解! 以及太平天国后期,北方的捻军配合南方的太平天国进行反封建反清的斗争 直到捻军被完全消灭 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才正式宣告结束!
修仙 连载 116万字
回大明摄政

回大明摄政

荒曦
皇室兄弟情的典范,明武帝的智囊,黄金州的新君,王阳明的引路人,西进的决策人,朝堂数十年的掌控人,皇位之下第一人,发明届的高峰,新航路的掌舵人,大明亚皇帝。
修仙 连载 7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