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晚安小说网www.allsheng.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十个蒙古士兵分成两组,分别携带五根钩绳,随着千夫长右手下切,只见一名蒙古士兵用力将钩子扔向安南人云梯。

但是因为云梯在城墙下侧,士兵露头就会被安南弓箭手射杀,士兵根本看不到云梯的位置,只能根据安南人攀登城墙的位置进行位置的估计。

这名士兵第一次将钩子扔出去,离云梯还有三尺的距离,往回收钩子的时候,钩子竟然钩在了墙砖上,另一名士兵只得用一根木棍将绳子挑高了才将钩子收了回来。

蒙古人用钩子将云梯拉倒的意图很快被安南人发现。

阮金松直接下令弓箭手对准城墙,只要宋军露头或者抛钩子时手露出来就进行射击。

安南弓箭手也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蒙古士兵第二次抛出钩子,士兵仅仅是抛钩子的瞬间头部高出城墙,就被安南人数支箭射杀。

但是蒙古士兵悍不畏死,一个士兵被射杀了,另一个士兵立刻捡起钩子继续猫着腰抛出钩子。由于蒙古士兵全部压低了身子,安南弓箭手根本看不到蒙古士兵,只能时时刻刻瞄准着城墙。

经过数十次抛钩,蒙古士兵终于将钩子钩在了安南人的云梯上,随着十余名蒙古士兵一起用力拉拽绳子,第一个云梯终于被蒙古人拽倒。

千夫长知道只要第一个云梯被拽倒,后边的云梯如法炮制就可以了。

但是安南人不是蛮夷,是从中原独立出去的汉人政权,汉人经历了数千年的战争洗礼,将云梯拽倒的先例不胜其数,应对办法早就有了。

随着第一台云梯被蒙古人拽倒,阮金松立刻让后续的士兵砍伐一根根与云梯高度相近的树干,数个士兵将树干与云梯平行,如此,蒙古士兵将钩子抛过来,最先勾住的就是树干而不是云梯。

蒙古士兵原本打算如法炮制刚才的先例,但是随着抛钩次数越来越多,也发现安南人在云梯上面横亘了一根树干,如此,刚才的办法便失去了作用。

三个蒙古千夫长立刻聚在一起商讨对策。

第一个千夫长说道:“安南人已经想出办法对付咱们的钩子了,咱们再这样抛下去,没有一点作用,咱们的赶紧想办法阻止安南人,不然,坚持不到天黑他们就会从云梯上攻上来。”

第二个千夫长说道:“如果现在是晴天该多好,咱们可以直接烧热火油,将火油顺着云梯倒下去,之后点火,烧死这帮安南人。”

第三个千夫长说道:“现在雨下的这么大,看样子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苍莽山
无系统,无女主,客观、公正,非小白文。 赵小瑞一觉醒来,穿越成崖山海战前夕的宋末帝赵昺。 其老爹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一夜之间攻城拔寨30余座,最终力战身亡的宋度宗赵禥。 跳海?水太凉! 跑路?往哪里跑? 宋朝,一个无比繁华的王朝,人类古代文明的顶峰,经济总量居当时全球第一。 其在思想、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当宋人在院子里吃着月饼,欣赏明月的时候,同时期的西方农业还在使用原
修仙 连载 132万字
在大明的那些年

在大明的那些年

间隔中人
一个普通人意外来到大明,阴差阳错成了一颗抹不掉的棋子。 逐步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加速历史进程,律己宽人。 大明终会走向何方……
修仙 连载 88万字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沐轶
他穿越北宋末年成为宋钦宗赵桓,在京师即将被金军攻破的那一刻。 他逆转乾坤拯救大宋,他乾纲独断,睥睨群雄,他御驾亲征,直捣黄龙。 他强势复仇,以牙还牙。 靖康之难中金人强加给大宋的屈辱,他十倍百倍还回去!
修仙 连载 0万字
神三群聊:三国

神三群聊:三国

混日子的又一天
今天又是子川弱车的一天 作者穿越成为,万年公主刘桐 携带自己读者群的故事 [神三体系,如有冒犯,还请指正。]
修仙 连载 0万字